活动现场
不是所有的怦然“心”动,都是惊鸿一瞥所致。晕厥、心悸、出汗、乏力,这些可能是我们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有超过5000万的人群患有严重心律失常相关疾病,其中房颤大约2000万、其他的严重心动过速大约有1500-2000万,严重心动过缓大约有1000万!由于心律失常很隐蔽,这就导致许多人都很难判断自己是否已经患病。
如何提高我省心律失常的研究和防治水平?如何促进我省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守护老百姓的心脏健康?5月31日-6月7日,由四川省医学会主办,四川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委员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七次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会议暨2024West China房颤周专题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6月1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
据悉,本次大会主题为《新质赋能发展,微光可聚新程》,聚焦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学术研究热点,特邀北京、上海、重庆、西安等各省众多心血管领域专家,围绕心电生理与起搏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及诊疗规范等多个主题展开讨论与交流,吸引了近500余名学者代表参会,共谋学科高质量发展成果。
不少嘉宾表示,近年来四川省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高速发展,学科的繁荣离不开高质量的医疗团队和学科建设,离不开科研创新力的不断提升,更离不开医学同行的共同努力。希望这次大会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平台,使得学科的新热点、新问题能够从理论和规范的层面上得到探讨,从而促进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的新发展,为健康四川、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辩论赛现场
据了解,本次大会特邀省内外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心电生理与起搏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展开了100余场专题讲座,让每位与会者都收获到了满满的干货。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教授张澍和教授华伟,分别以《中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现状及未来展望》和《中国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为主题,分别梳理了中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现状以及中国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当前的防治现状,赢得了现场学者的阵阵掌声。
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教授黄从新则从《左心耳封堵(LAAC)20年研究知多少》的方向,深入剖析了左心耳封堵技术的漫长发展历程以及其所带来的深刻影响。他强调,尽管LAAC技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仍有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作为东道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陈茂同样聚焦热点,进行了题为《房性房室瓣返流诊治进展》的主题演讲,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房性房室瓣返流的最新诊治技术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内容丰富,研究深刻,赢得了在场同仁的认可和赞赏。
分会场学术交流同样精彩纷呈,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医院的专家学者围绕学术研究、临床应用、指南解读、专家共识等多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除了以上学术活动外,本次会议还于5月31日开展了“荣耀杯辩论赛”,并成立了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学组,进行了青年委员的换届仪式。6月3日-7日还将举行 “2024West China房颤周专题会议线上会议”,持续为我省的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对推动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本次大会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付华表示,未来,专业将围绕着“新质”“赋能”“发展”这三个关键词不断前进,本次会议希望能够搭建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共享平台,为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发展,形成“四川模式”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