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13644645513

总访问量:6177389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三伏天如何防暑降温?做好这六件事

   2024-07-23 厦门日报2000
导读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难熬的时节,“上蒸下煮”是这个时节绝大多数人的切身感受。三伏天如何防暑降温?这段时间有哪些养生重点?有哪些中医方法可以冬病夏治、补阳养心?今天我们请相关专家来谈一谈。“伏”有两种意思:一是指“伏邪”,二是指“长夏”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难熬的时节,“上蒸下煮”是这个时节绝大多数人的切身感受。三伏天如何防暑降温?这段时间有哪些养生重点?有哪些中医方法可以冬病夏治、补阳养心?今天我们请相关专家来谈一谈。

“伏”有两种意思:一是指“伏邪”,二是指“长夏”

  要了解三伏养生,首先要明白三伏天中的“伏”是什么意思。厦门市中医院针灸科二区科主任、主任医师邱东升介绍,“三伏天”的“伏”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伏邪”,即中医中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暑邪的提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暑为夏季的主气,属六气之一,原本是指夏季炎热的气候或环境状态,但这种气候往往会使正气虚弱的人生病,对这些人来说,暑便成为致病因素,也就称之为“暑邪”。暑邪为火热之邪,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

  二是指“长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把最热的暑天称为“伏天”,最初源自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朝学者张守节也曾说:“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传统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今年的7月15日是初伏第一天,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今年的“三伏”又是40天的“加长版”,从2015年至今年,已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

养生六大重点:养气养心健脾祛湿防暑清火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中医养生角度来看,在特殊时节保养好身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邱东升介绍,三伏时节的养生重点有养气、养心安神、健脾、祛湿、防暑、清火解毒六点。

  养气:三伏天天气炎热,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容易伤津耗气”,所以养生要注意“养气补气”。伏天出汗多,容易耗气伤阴,导致体力、元气的不足,机体功能下降。因此养生尤其要注重“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

  养心安神:中医认为,心与夏季相通应,心的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夏天出汗多,伤心阴、耗心阳,故夏天还是心脏最累的季节,因此夏季当以养心为主。尤其是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要提高警惕。同时夏天昼长夜短,且夜间温度也较高,导致一些人夜间休息得不好,因此要注意养心安神。

  健脾:长夏与五脏之脾相通应,湿热太重会困阻脾胃,所以夏季没胃口、没有食欲是不少人的通病。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一旦吃不好,就会引发很多问题。

  祛湿:夏天多暑多湿,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容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三伏天湿气极盛,湿性重浊,易与热结而湿热交蒸,湿遏热伏,汗液难以蒸发、排泄。暑湿侵害人体,可出现胸膈满闷、饮食无味、口中黏腻、头昏脑涨、肢体困重等症状。

  防暑:三伏天烈日炎炎,高温难耐,要注意防中暑。尽量避免在午后12点到下午3点这段高温时段外出活动,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利用空调或电风扇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清火解毒:到夏天易“心火上炎”,有时会导致口疮、心烦、失眠等病症。夏季容易使人热毒过盛,养生重要的一点便是清火解毒。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夏季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旺盛时期,而夏天的特点又是燥热,因此清燥解热也是夏季养生的关键。

外治疗法:三伏灸三伏贴拔火罐

  邱东升介绍,中医有不少三伏天的外治法可以冬病夏治,补阳养心。

  首先为三伏灸。所谓“温经散寒看艾灸”,中医一直便有用艾灸冬病夏治的传统,此方法简单方便,效果显著,针对气虚、体寒、阳虚、血瘀之症。可灸肝俞、中腕、阴陵泉、承山、足三里、风隆、太冲、太白等穴位,以调动身体气机流动,使湿气排出,不再滞留体内。

  其次就是为大众所熟知的三伏贴。三伏贴能够调动人体阳气,鼓舞正气,祛除邪气,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对于冬天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效果显著。

  三伏天也适合拔火罐。夏天高温潮湿,暑邪多夹杂火邪与湿邪,三伏天里,中医养生特别注意祛暑湿,平衡阴阳。而拔火罐可疏通经络、调整气血,达到平衡阴阳、提升阳气、祛风除湿功效。

  邱东升提醒,在三伏天,饮食调养应以清淡为主,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最佳。很多人夏季为消暑而过分贪凉,这恰恰违背了中医养生的规律,食用大量生冷食物,极易损伤脾胃阳气。对于暑邪,可以增加一些性味偏寒凉的食物,如绿豆、丝瓜、黄瓜、冬瓜等;针对湿邪,可以选择一些健脾燥湿或者健脾化湿的食物,如莲子、山药、薏仁、陈皮等。

三伏天晒背 并非人人都适合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晒背”成了不少市民热衷的养生方式,甚至有不少人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晒背“攻略”。

  从中医角度来看,三伏天晒背,可生发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的阳气,属于养阳的范畴,有助于排出各种外邪病气,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缓解抑郁、改善体质的功效。

  从西医角度来看,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皮肤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在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参与钙吸收、骨骼发育等多个生理过程,也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不过,晒背也有注意事项。晒背尽量选择在上午8点到10点进行,持续时间以15分钟到30分钟为宜,避免长时间暴晒导致背部皮肤晒伤,晒背时以身上微微出汗为佳。

  此外,紫外线过敏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并不适合晒背。

三伏养生 注意事项

  适当补水

  三伏天气温高,身体失水多,要及时补水以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但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分少量多次补水,必要时可以适当饮用淡盐水。

  丰富饮食

  三伏天炎热,体内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功能下降,食欲也会变差。此时饮食应清淡、好消化,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可适当多吃爽口开胃的蔬果,如黄瓜、苦瓜、西瓜、西红柿、杨梅等,还可适当进食绿豆、冬瓜等清热解暑的食物。

  作息规律

  三伏天要固护阳气,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熬夜,早睡早起,适当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养成规律作息等,同时建议不要贪吃冷饮、冲凉水澡。

  运动锻炼

  不适宜选择剧烈的运动,可选择一些活动量较小的运动,如游泳、瑜伽、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尽量避免在户外高温下活动。要控制运动时间,避免高强度运动引起中暑症状。

  物理预防

  三伏天阳气最盛,热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的六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此外也可尝试三伏贴和艾灸疗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kry8.cn/news/show.php?itemid=146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11@qq.com。
 
更多>同类康养头条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3644645513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