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电话:13644645513

总访问量:16813642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关注

冬季怕冷人群养生宝典:解锁温暖过冬秘籍

   2024-11-27 网易新闻2060
导读

冬季怕冷人群养生宝典:解锁温暖过冬秘籍

当凛冽寒风呼啸而过,总有一群人早早裹上厚厚的棉衣,手脚依旧冰凉,在冬日里瑟瑟发抖,他们便是冬季怕冷群体。对于女士、老年人、产后及病后的人而言,身体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使得寒冷更易乘虚而入。别担忧,下面这些养生保健法,助你告别 “冻手冻脚”,拥抱暖冬。

一、衣食住行,基础保暖先行

冬季养生,保暖是关键 “底色”。在衣着上,材质选对很重要,像羊绒、羽绒这类保暖佳且轻便的面料可为首选,内搭纯棉衣物,柔软亲肤还吸湿透气,贴身守护温暖。多备几条围巾,护住脖颈,抵御寒风钻进身体;睡前换上厚棉袜,温暖双脚,助眠又驱寒。饮食层面,冬日膳食应 “热乎” 且滋补,热汤、热粥是餐桌上的常客,羊肉萝卜汤,羊肉性温滋补,搭配萝卜解腻助消化,暖身又暖心;红枣桂圆粥,补气血、养脾胃,从内激发身体热能。居住环境要保持温暖干燥,巧用保暖 “神器”,如电热毯睡前预热被窝、厚窗帘夜晚阻挡寒气;室内常通风换气,维持空气清新,谨防因空气不流通引发身体不适。出行时,避开早晚寒风凛冽时段,若骑车务必戴上防风头盔、手套,护好头面与手脚。

二、动静结合,激发身体热能

运动是怕冷人群的 “取暖利器”。每天坚持适量运动,不必是高强度的大汗淋漓,漫步于暖阳下、打打太极拳、跳跳简单的健身操皆可。当肌肉有节奏地收缩伸展,身体就像一台 “发动机”,源源不断产出热能,加速血液循环,让暖意流遍全身。运动时注意循序渐进,做好热身准备,防受伤。

穴位按摩更是便捷 “升温法”。手掌劳宫穴,宁心安神、促进血液循环;鱼际穴,疏风清热、清利咽喉且通络。闲暇时,双掌合十轻轻旋转摩擦,不到十下,掌心温热,热感仿若涓涓细流,沿手臂向周身扩散,驱散寒意,激活气血运行。

三、巧用热敷,驱散体内虚寒

自制热盐包是家中必备 “暖宝”。精选艾叶、桂枝、花椒、吴茱萸,搭配粗盐,艾叶温经散寒、桂枝通阳化气、花椒祛湿散寒、吴茱萸散寒止痛,诸药与粗盐相融。经微波炉加热或隔水蒸熟后,热敷于颈椎,舒缓冬日颈椎僵硬,放松肌肉;置于腹部,温暖脾胃,改善消化功能,尤其适合宫寒女性、脾胃虚寒老人,缓解腹部冷痛、腹胀等不适。

四、中药泡脚,暖从脚起

老人若有泡脚习惯,不妨添入中药 “配方”。艾叶、桂枝、牛膝、桑枝齐下锅煮水,艾叶驱寒除湿、桂枝温通经脉、牛膝补肝肾强筋骨且引血下行、桑枝祛风湿利关节。水温精准控制在 40 - 42 摄氏度,恰似春日暖阳轻抚双脚,泡脚不过 15 分钟,避免双脚过度泡发、血液长时间下行引发头晕,让温热从脚底涌泉穴攀升,暖彻全身,助眠又养身。

冬季怕冷并非无法可解,从生活点滴入手,巧用这些养生招,为身体筑牢 “温暖防线”,即便寒冬,也能活力满满、周身舒畅,以健康体魄迎接四季更迭。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kry8.cn/news/show.php?itemid=223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11@qq.com。
 
更多>同类康养头条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3644645513

请手机扫码访问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

顶部